中文English

党建之窗

Window of the Party

党校培训

如何提升思维能力

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提出明确要求。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思维能力是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是高效解决问题的关键。提升思维能力有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提升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这七个方面的思维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不断提升这些能力。

提升战略思维能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战略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思考问题的高度、理论研究的深度、知识视野的广度和观察世界的跨度。站得高、看得远、抓重点和善创新是战略思维能力的核心要素,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提升战略思维能力,一要加强学习。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还要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历史、管理、领导科学和艺术等知识,博学多才、登高望远。

二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党员干部要解决“当官”为“谁”这一首要问题,要胸怀“两个大局”,以维护国家、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为基本行为准则,把控“善弈者谋势”的大局观。

三要统筹兼顾。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注重研究哪些是关乎未来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哪些是急需解决的难点重点问题、哪些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环境等问题,要从全局上、整体上、长远上来统筹考虑,做到科学谋划、统筹兼顾。

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是坚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矛盾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抓关键、找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党的事业越向前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提升辩证思维能力,一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员干部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处理好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二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当工作任务繁重、千头万绪时,须既重视整体性和协同性,又善于抓主要矛盾、抓关键问题,决不能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在纷繁复杂的矛盾和工作中紧盯关键环节,抓主要矛盾,以引领性、标志性、支柱性的突破口为切入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既要看表象又要看本质,既要看成绩又要看问题,既要看优点又要看缺点,既要看机遇又要看挑战,坚持矛盾分析法,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矛盾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

提升系统思维能力

任何事物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平衡性、开放性、时序性等特征,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具备系统思维能力。

提升系统思维能力,一要培养全局意识。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培养全局意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考虑问题不仅要考虑问题本身,还要考虑它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和相关因素,形成一个全局视角。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份内”事,还要了解其他“份外”事,了解本部门(单位)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要求、发展趋势。

二要掌握系统分析工具。通过学习使用系统分析工具,例如因果图、系统图、流程图等,更清晰地看到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通过学习系统论、系统思维工程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系统思维能力。

三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取大量信息。要养成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思考问题、了解本质的习惯。分层次地思考问题,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因到外因,把握问题的本质。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与获取信息的多少有关联,因此,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建议从而提升系统思维能力。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与众人交流、听取不同意见,了解更多真实情况,获取更加全面信息,从而帮助党员干部拓展视野、科学决策。

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的核心是思维的创新,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一要敢于打破常规。要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破除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维定式,用“求异”的思维去看待和思考事物,要有意识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多关注事物的不同性与特殊性,不拘泥于常规,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考虑问题,树立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创新理论。

二要强化问题意识。随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纵深推进,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会越多。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主攻方向,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不断开拓创新。

三要善于多维度思考问题。看问题不能就事论事,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要善于多维度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学会用发散性的思维看待和分析问题。发散性思维能够形成多维视角,产生众多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及建议,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出乎意料的见解,使一些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党员干部要学会用联想的思维看待和分析问题,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联想,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去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以史为鉴、知古鉴今,才能更好走向未来。

提升历史思维能力,一要博学洽闻、汲取养分。历史思维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果没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就不可能有博学洽闻、笃定扎实的历史积淀,就更不可能形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思维。党员干部要笃学不倦、韦编三绝、学富五车,从五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中汲取历史养分,涵养智慧、胆识、担当、技能。

二要激浊扬清、明辨是非。坚持唯物史观是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至要之处。党员干部在看问题、想办法时一定要有历史观,把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研究,不能简单以现有的条件、标准来肯定或否定一切。不仅要有历史观,而且还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历史的、客观的、公正的角度分析现实问题,学会在历史的逻辑中找到现实的支撑点,破解现实难题,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三要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历史知识要同实际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古鉴今、古为今用。党员干部要学会在审视古今、考量中外的比较视野中,在透视兴衰成败的历史变迁中,采撷可资借鉴的历史精华,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工作发展。

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法治思维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以法治理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

提升法治思维能力,一要树立法治信念。“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党员干部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维护法治地位,怀有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敬畏,不能超越法治框架、违背法治意志,要以符合法治精神的规则性思维、合法性思维、程序性思维、权利义务性思维及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之内行使手中的权力,要把捍卫宪法法律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党和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考核党员干部的重要内容。

二要涵养法治文化。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今天,党员干部要首先带头学法,涵养法治文化,熟知本领域的法律法规,通晓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法律授予了什么权力,这些权力的边界在哪里,权力行使的原则、程序是什么,不依法行使权力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等,通过学习,不断积淀法治学识的厚度,在依法办事中集腋成裘、游刃有余。

三要把握好执法尺度。工作中在处理各种矛盾、问题和纠纷时,要处理好法、理、情之间的关系,用好执法尺度,既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又要把握法律刚性和柔性的衔接;既要让法律彰显其权威性,又要让执法过程彰显人性的温度,尽可能做到合法合理合情。

提升底线思维能力

底线思维就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增强前瞻意识,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提升底线思维能力,一要牢牢把握住底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就会出现无法接受的坏结果。党员干部要思考什么是底线、越过底线的危害是什么、怎样坚守底线等问题,从而在“有守”中实现“有为”。在谋划工作、思考问题时不应回避矛盾,多深思熟虑,把问题和形势考虑得更为复杂、更为严峻一些,善于运用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

二要增强忧患意识。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时刻警惕超越思维定势的“黑天鹅”事件,又要防范习以为常的“灰犀牛”事件;既要小心谨慎,又要高度敏锐;既要留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风险,又要关注可能发生影响全局的重大风险。

三要善于落实落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党员干部既要具有预见重大挑战先知先觉的前瞻能力,又要有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实践本领,善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孙应丽 中共云南省省级机关党校

【关闭】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