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教育学院在 N207会议室召开 2024 - 2025 学年学业导师工作例会。学院领导、全体学业导师齐聚一堂,共商学业指导工作新方向,共谋学生培养新路径,为新学期学业导师工作高质量开展筑牢根基。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议程紧凑有序。郭飞平院长在讲话中,将本科教育评估工作视为提升学院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明确指出学业导师需深入研究评估指标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业指导计划,确保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达到评估标准。针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升,郭院长鼓励学业导师积极参与教学技能培训、学术交流活动,通过 “走出去、引进来” 的方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与指导水平。在学风建设方面,他强调要以学业导师为引领,开展 “学习经验分享会” 等特色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党总支副书记杨丽国老师随后对本学期工作重难点进行了细致部署。在每月工作重点安排上,制定了详细的任务清单,涵盖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学业情况分析、职业规划指导等内容,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班级建设方面,通过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尤其在提升学生阅读量和英语四级通过率上,杨丽国副书记提出组建阅读兴趣小组,推荐专业书籍与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同时,针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设立 “英语兴趣小组”,开展一对一辅导、模拟考试等专项训练,助力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在经验分享环节,学业导师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王成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他以专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狠抓早晚自习质量,创新提出 “双轨制” 管理模式:一方面,制定严格的自习考勤制度,确保学生到勤率;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计多样化的自习内容,如师范生进行教案撰写、试讲演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手工制作、儿歌弹唱练习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这一创新做法引发了在场导师的强烈共鸣与热烈讨论。其他学业导师也纷纷发言,分享了在学生心理疏导、创新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现场智慧碰撞,亮点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