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中文English

首页 -> 党团工作 -> Content

党团工作 Group work

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学生一支部“党建+专业+红色教育”系列活动(二十)

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引导全体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党的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和长征路,2024年3月29日9:00-18:00,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学生一支部前往丽江市古城区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继续推进红色教育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在这次志愿活动中,云南省丽江市红军长征纪念馆迎来一批特殊的参观者——藏族领导代表团。在纪念馆志愿者的全程引导和讲解员的细致解说下,代表团深入了解红军长征途经丽江的峥嵘岁月,感受多民族共同守护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时代意义。代表团一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历史陈列厅、渡江场景复原区及红军标语墙等展区。面对展柜中泛黄的《红军过丽江行军图》、纳西族群众支援红军的粮袋、渡江船桨等珍贵文物,代表团成员驻足凝望,聆听讲解员讲述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在丽江各族群众帮助下抢渡金沙江的壮举。


“当年红军长征过丽江,纳西、藏、白、彝等各族同胞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筹备物资、引路渡江,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讲解员特别提到,纪念馆的建立正是为了铭记这段“军民鱼水情”,藏族领导一行人频频点头,并与志愿者交流家乡的红色故事。


在讲解“红军标语墙”时,一位藏族领导指着一幅“汉藏一家亲”的复刻标语轻声问道:“当年红军是否也曾在藏区留下过这样的文字?”翻开纪念馆整理的《红军长征民族政策档案集》,查阅到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川西藏区书写的“番汉同胞团结起来打倒国民党军阀”的记载。这些标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像是跨越时空的信物。今天在丽江看到纳西族和藏族共同守护的红色记忆,让人想起家乡老人常说的那句话——“红军的星星火,暖了雪山,也亮了人心。”或许,长征精神从不是某个民族的独有记忆,而是各民族用血与火共同浇筑的精神丰碑。


临别时,一位领导说道:“当年红军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撒遍山河,今天你们年轻人就是让这些种子开花结果的人。欢迎来藏区看看我们的红色纪念馆,也把丽江的故事带过去。”这次志愿经历时刻提醒我们:志愿服务不仅是讲述历史,更是在创造新的历史。


通过此行,志愿者学到了许多,滔滔金沙江水,见证过红军将士与丽江各族儿女共克时艰的烽火岁月,也倒映着今日多民族同胞携手重走精神之路的时代身影。当年纳西族老人为红军点亮火把的微光,藏区百姓为战士缝补衣袍的针脚,今日志愿者讲述历史时眼里的星光,领导们聆听故事时紧握的双手,都是这条长河中跃动的浪花。它们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从历史深处走向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