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跟随老师的专业讲解与悉心指导,系统研习古籍传拓技艺。从纸张的精心挑选、润纸后的妥帖覆贴,到以巧劲均匀捶打、精准施墨晕染,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心。大家全神贯注,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投入实践,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倾注于每一份传拓作品之中。
古籍修复是沟通古今的文化纽带。志愿者们在沉浸式体验与实践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古籍传拓的专业技法,更深刻感悟到守护中华文脉的历史使命,于细微处见证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此次古籍修复传拓实践活动,是文学院深耕传统文化保护领域的创新探索,亦是高校主动担当文化传承使命的鲜活注脚。古籍修复不仅是千年技艺的匠心延续,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 当青年学子执起拓包、抚平宣纸,指尖触碰的不仅是斑驳的碑刻简牍,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
在文化传承的时代命题下,文学院充分发挥教育阵地作用,引导青年群体以专业实践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力量投身其中,承载着民族记忆的中华典籍正突破岁月桎梏,在创新与守护的交融中重焕生机,为坚定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让文明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