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中文English

首页 -> 教学工作 -> Content

教学工作 Teaching

【文学艺术】荀浩----放学啦


321,铃响,放了……

                                -----荀浩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是这样的:小明在学校的一天中最喜欢的是什么时候?

答案一:体育课。

答案二:下课。

答案三:自习课。

这三个答案在脑筋急转弯中属于一般常规答案,就好像高中数学老师告诉你y=sinx的函数图象是将一条直线扔进发廊烫个大波浪,一曲一曲的,你必须的记住一样。但我相信,因为脑筋急转弯不会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所以其答案不用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因此你可以有任何歪解,比方说“从学校围墙翻出去以后”之类的。我个人的歪解是“321,最后一节课铃响,放了之后”。

不是么?无论你身处祖国何方,哪怕你站在钓鱼岛上;无论你是在读什么?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三年教育甚至高复中复。只要你是个学生,你就会队放学铃声像基督教徒对教堂钟声一样虔诚。除非你是个励志在办“灰色地带工作室”的疯子。

对于放学的铃声我是怀念许久了。或许我高中的校长一听这话就乐开了花了,会招招手对我说:“好孩子,回来吧!拿钱来吧!来复读吧!”我才不会理你呢!回归正题,如今大学的生活很自由,你可以把上课铃声当下课铃声,也可以把下课铃声当逃课铃声,甚至你也可以把一天中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当做叫醒你的闹铃。总而言之,大学里的铃声真的像屁一样不值钱。

所以我的这种像陈年二锅头香味一样浓烈的怀念之情不是空穴来风。我记得……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铃声就是铃声,我说的是这铃声很标准,无规则、无韵律、叮铃叮铃,功能也就是提醒你该干什么事了。一二年级的时候倒计时321,铃响后,别的孩子的屁股像是被点了火一样跳离位置,奔向校门。而我,屁股就像被抹了502胶水一样怎么也离不开,原因是当时的数学老师大概是因未婚怕回家后寂寞,所以留了一些小朋友,特别是长得有些萌的,陪她研究会儿数学问题。其实还可以这么说,给那些总认为“1+1=3”的小朋友们洗个脑,告诉他们“1+1=2”是对的。所以一二年级的放学后我总是在数学老师和我爸的啰嗦声中度过的。后来逐渐升级了,戴上了红领巾,可以有能力独自回家了。数学老师也不会寂寞了,回家后有老公来收拾她了。倒计时321,铃响后,我是脚底抹油立刻去排队了。哦!这件事得详细说明一下,跨入二十一世纪后,什么开始珍贵了?先不是人才,而是秩序。当时我小学的校长不知是否是因为学习某高层领导精神真的深入了,连放学都希望学生们有秩序。所以你不用奇怪一群小学生像鬼子进村一样排着队出了校门口。当然,那会儿或许是吃小施尔康之类的补药提高了智商,对于许多次会留下来的时刻,我会将不及格的试卷一塞书包后面那个隐秘的夹层中然后混进队伍一走了之。但如今我发现这种快意之事在以前换来的只是很无聊的漫漫回家之路。或许许多孩子会在放学后混迹于各种各样的小吃摊、文具店中,吃吃玩玩喜洋洋。对于我来说,首要任务是赶快回家,不然会被家里人怀疑是否被留下来之类的。然后就是我爸对着一桌子的菜啰嗦,乱喷口水,极不卫生。为了我这“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为了吃干净的饭菜,早回家乃上上之策啊!

但总的来说,小学那会儿放学之后学生尽管还会留恋其他场所但至少还是中规中矩,没惹什么麻烦的。进入初中后,321,铃响,放了后的“奇葩”故事倒还真不少。

作为一个励志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教师中的一员的有志青年,对于任何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应发扬奉献精神,但我对于初中生还是有些过敏。这个年纪的孩子现在问题大,其实以前也很大。遥想我初中的岁月,真的是一个疯狂的年华。离放学铃响还有十秒钟时,全班人人会像飞虎队一样对表,然后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甚至在倒计时中有人早就已经背上书包发动双腿奔向校门口了。铃响后的放学时间更为传奇了。由于我校不巧如韩寒小说中一样地处“妓院”周围。哦!这里所说的“妓院”乃“技校+电影院”(详见韩寒小说《像少年啦飞驰》),在这种环境下初中生想洁身自好都难。校门前的那条路一边是通向技校,另一边是通向电影院。一到放学的时候,校门口鱼龙混杂如同黑道帮派集会一样。部分男生为表“下嫁技校”的坚定决心会早早等在技校门口于那些“黄毛”们称兄道弟;女生们则与所认识的“黄毛”们勾着手去电影院浪漫一刻。感谢这些“黄毛”同志们牺牲自己甘当文化宣传工作者,排解当时我母校初中女生们课后的寂寞,用陪看电影的方式丰富初中女生们的文化生活。中考考完后,男生们倒都考得不错,倒是女生们则让任课老师们深感奇怪,平时上课时都像搞科研的一样认认真真、不声不响,咋上了中考考场就都“哑火”了呢?在这里我来爆个料,其实她们基本上全都白天想“王子”,放学后和“王子”们去丰富课余生活了。讲到这里,我觉得对于“黄毛”这一词的用法极为不妥。一开始用这一词是来替代“技校中的不良青年”这一串很长、很拗口的词,因为这些青年往往会染个黄毛。后来发现身边的朋友中黄毛越来越多,为了不影响友谊,就用“红毛”、“绿毛”代替。但后来发现身边染红毛、绿毛的朋友越来越多,为了不影响我与他们“深厚坚定”的友谊,就直接叫他们“流氓”了。但有一天我发现我正在做许多让人称之为“流氓”的事情,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开始用“技校中的不良青年”这串奇奇怪怪的词。其实初中的不良学生对于“放学回家”这个概念有多淡就有多淡,在他们眼中,“家”就好像一个旅馆一样,可以说来就来,说摔门走就走,搞得像连续剧一样。但是如今这些当年的疯男疯女们,男的成为了绅士,女的成为了淑女,有工作的做工作,有小孩的带小孩,过着太平的日子。倒是我,当年的“乖乖男”,如今是“老来疯”。不由感叹这世事变化。

当然啦!如果把初中放学后讲成是那种无间道似的阴暗恐怖年代的话会有许多人向我扔臭鸡蛋、西瓜皮的。放学后,“纯真”这个词,也会频繁动人闪现的。

那个时候放学后我不是个爱找乐子或者刺激的主儿,也就是骑了自行车迎着夕阳往家里赶。有一群朋友,一同顺路,在夕阳下一群孩子们开着玩笑,骑着车。颇有儒家的最高境界的样子。这是一个值得铭记一生的美丽动人画面。

中考结束后朋友们都如同当年在夕阳下骑车的情形一样,越行越远,在生命的道路上不再回看过往,一直往前走。

一直往前走,我来到了一所重点高中。所谓的重点高中就是与众不同的高中,连里面的学生也会因此而与众不同。因为只要你穿着这个学校的所谓的“特制校服”在街上逛逛就会有人带着一种羡慕妒忌恨的眼光,好想你在裸奔一样。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所学校建于1944年。根据我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判断,这所学校很可能是由汉奸所建,所以我在这所学校里读书曾有种对不起全国人民的感觉。但历任校长均不是白痴,不会高谈阔论该校是由某某大汉奸所建,只会告诉你该校拥有很浓厚的历史底蕴。的确,我明白,其另一显著与众不同乃该校校徽为两个不知是什么东东的甲骨文,相较于校徽是拼音开头字母的普通学校的确是有点岁数了。估计许多在校或离校的学生至今还不解该扭曲、畸形的两字(这也算字?)。还有一个有历史底蕴的与众不同,普通高中的老师是三百六十五日天天休闲装,而此校老师或许被“校气”传染,颇有历史底蕴了。比方说有女教师会在大冬天还敬业地身着旗袍上课,之后发生的事会更彰显历史底蕴,其会如同穆大帅(穆桂英)一般大吼一声“放你娘的屁!”,然后便是教鞭如同大砍刀般朝开小差的你的脑瓜子上劈来。我想或许大概她们有点冷,想通过这种古老的武术动作来暖和一下自己吧!我彻底裂了!

说了这么多该重点高中的与众不同,即有历史底蕴。但我还是对于那个与众不同的放学铃声颇为怀念。

我有许多在普通高中的朋友们告诉我,他们高中的放学铃声很普通,就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让我们审美疲劳很久的旧式铃声,进入高中后继续继续审美疲劳,以至于学习成绩下降。而我校则不同了,本着“以升学率为本”的理念,特将铃声改为与众不同的一首音乐。你可以想象一下,321,与众不同的放学铃声(比方说贝多芬的什么大调之类的)在一所有浓厚历史底蕴的重点高中校园内响起,然后是学生们背着书包走了。多么像偶像剧《一起去看流星雨》中的爱丽丝顿呀!但要命的是该校聘用的dj或许是塞钱开后门进来的,放的竟是一首流行音乐——张芸京的《偏爱》,瞬间让该校放学时段大煞风景。但作为一个庸俗至极的小人物,我到对于该铃声是偏爱有加。曾几何时,做完值日生的我离开几近空荡的校园,总会先驻足听一会儿这首歌,原因只有两字,好听。有点对不起张芸京同志的是至今我还不知到同志你是男是女,因其嗓音似乎男女皆可,每次百度又都会忘记。哎!谁叫老兄你属于歌红人不红的代表人物啊!

当然在《偏爱》的放学铃声中重点高中的放学时段也逃不了成为“红男绿女”、“奇葩”的表现时刻。比方说你会看见许多高中生像没断奶一样要爹妈来接回家;也有些小情侣们会大大方方十指紧扣走在路上任人指指点点开玩笑。但多数高中生放学的时间是在赶公交车中度过的,我也一样。当然进入高中之后女生们还在过着人格分裂的生活,白天“假惺惺”充着好学生,放学铃响后全都像吃了什么药一样犯着多动症症状,奔向校门口形形色色等她们的男友们。其中我见过档次较低的男友便是开着小摩托放着《月亮之上》的小子们。我有时也会问这些女生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男生,回答是异口同声的,他们酷呗!我一直不理解这些小伙子们酷在哪里?我倒是觉得他们挺危险的。不管现在在大学还是以前在高中我总会见些许骑摩托的小青年会来个“人仰车翻”的高难度动作。有时候也会见女生跳进某某神秘男子的豪车里。每次见到这一情景时我都基本无言以对,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女孩呀!要洁身自好啊!现在想想我当时是不是管得太多了,这些是妇联主席该管的事呀!

在《偏爱》的放学铃声中逐渐这样长大,逐渐跨入2012年。

2012年是个很特别的一年,对于全人类来说,2012头顶“世界末日”的光环;对于高三的我来说,《偏爱》的放学铃声听一次便少一次。在这段最后的高中岁月中,我和几个好朋友有一个计划。当然,不是造个“方舟”逃离地球,我们没这么大的本事。我们准备在高中最后一节课的最后一次放学铃声响后学一部我们都很喜欢的电影《男儿本色》中的末节:两位男主角坐在早已炸的不成形的警察局门口,然后在张震岳的《再见》的歌声中站起来,拍拍屁股,吼一声“散场”,最后离开了。以为那天还很远,却还是残酷地来了。张芸京的《偏爱》:把昨天都作废,现在你在我眼前,我想爱,请给我机会……”这十分有“文艺范”的歌词最后一次去控制我们的行动。走出校门,我们和计划的一样蹲坐在校门口。那天的背景很配合我们,夕阳沉沉西下,因为是最后一天,许多高三生在校门口扔了几张试卷作为留念。满地的试卷,五个男生在夕阳之下,听完了最后一次的放学铃声。也就似乎在这一刻,那首歌的歌词不只是好听了,真的是现实的写照了。我们把昨日的爱恨都作废了,唯留下越来越浓的是对那一帧一帧回忆的偏爱了。

2012年678日,两天的高考快结束了。倒计时,321,铃响,不是放学,许多人叫这“解放了”。没有《偏爱》的铃声,只是那串嘈杂亢长的鸣声。鸣声似风般褪去了回忆的潮水,露出那一久违的时刻。

从拥挤的人潮中挤出来的我,突然轻轻地喃喃道:“倒计时,321,铃响,放了……”

随后,是沉默……

时间大概没有比现在更怀旧的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