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公示了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评审结果,深圳出版社《海外藏中国古籍插图艺术汇萃》入选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No.1
项目背景、意义
自唐代雕版印刷术发明以来,经过六七百年的发展,到十四至十九世纪的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图书从造纸、印刷到制图、装帧技术均已发展成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对插图的需求日益增长,其时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类型书籍中插图众多,书籍插图制作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大量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的图书。现今,明清古籍存世数量较多,保存较好,数字化程度较高,是古代中国插图研究最主要的对象。
本项目具有以下意义:
(1)学术意义:①在文献整理层面,全面搜集整理海外藏中国古籍插图,同时由专业人员对部分在流传过程中受损的插图幅进行重描修复,最大限度还原其原貌。②在方法论层面,综合应用美术史学、历史文献学、材料印刷学、设计艺术学、传播学等学科方法,考释古籍版本源流。③在思想史和艺术史层面,聚焦部分精选图幅与文本、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互文关系,探访图像的思想和艺术渊源。
(2)现实意义:①海外藏中国古籍插图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用不仅是对文字内容的表象化再现,插图的表现手法、要素排布、对文字的可能性误读都象征和隐喻了当时社会的价值主张和意识形态,对其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古代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整体面貌,呼应当今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国策。②海外藏中国古籍插图中的艺术与视觉语言,可以为现代设计的创新思维吸收再创造,古籍插图表现手法的多样性、线条和画面处理方法,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③本项目搜集的插图均来自海外知名收藏机构,境外馆藏的中国古籍插图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域外传播的重要物质载体,对海外藏中国古籍插图的全面整理对于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宣介中国智慧的传播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部分插图体现了中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早期对于异域文化的想象和对世界的理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性鉴证。
No.2
内容简介
《海外藏中国古籍插图艺术汇萃》(吴浚、李艾东、明娜、钱凤德、杨长玉、黄晚编著)从海外各博物馆、图书馆等收藏机构,如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全面采集、甄选中国古籍插图,按照插图内容主题分为:生产劳动卷、人物肖像卷、风土人情卷、山水名胜卷、戏曲杂剧卷、小说演义卷、教育蒙养卷、文艺生活卷,共8个分卷。全套书以案例的形式,包括“古籍基本信息”“古籍概述”“插图概览”“插图解析”等内容,对约6000幅中国古籍插图进行全面整理、数字修复以及艺术呈现,包括介绍、艺术鉴赏、解析文字120万字;每卷正文约320页,总计约2500页。
本项目已被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
No.3
分卷目录
No.4
内页展示
人物肖像卷
山水名胜卷
戏曲杂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