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分课堂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7月6日,我校在大礼堂召开2025年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暨警示教育大会,校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师、行政及教辅人员参会。此次讲座特邀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金改平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杨深远主持。
金改平以“教师好了,教育就好了;教育好了,人就好了;人好了,世界就好了”这一层层递进的逻辑作为开篇。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是民族希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师在教育事业乃至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所在,更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通过师德警示教育事例,他强调:善心是教师的“精神软件”,良知是教师的道德防线,教师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所效仿的准则,教师要把“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好榜样。
金改平提出“成为名师需先做良师”这一核心理念,在当下,真正的教育应当回归本质,教师应以良心和良知作为职业的基石,在教育过程中,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新时代教师应有的职业精神,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针对“何谓好老师”这一核心命题,他系统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标准:有理想信念,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使命,构建思想引领体系;有道德情操,要以高尚师德为引领,形成品格塑造闭环;有扎实学识,当以专业素养夯实根基,构建动态学术支撑;有仁爱之心,需以情感关怀滋养成长,建立专业与人文兼具的情感联结。然后进一步从教育哲学视角指出,“四有”标准构成完整的立德树人体系:理想信念是指引教育实践的精神灯塔,道德情操是确保育人伦理的行为标尺,扎实学识是支撑教学实施的专业基础,仁爱之心是联结师生情感的人文纽带,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杨深远对全体教师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通过本次学习能够激发全体教师涵养师德的内在动力,引导广大教职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培养师德素养;二是希望全体教职工在师德修炼中守初心,在专业发展中强本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做“四有好老师”。
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旅院特色为载体,让师德之花绽放在滇西北的教育沃土上,培育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时代新人,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旅院智慧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刘津萌
责编:林梦
一审一校:彭昕可
二审二校:张青青
三审三校:袁雪 芦雅琪